“善結(jié)無繩約而不可解”,真正會打結(jié)的人,雖不用繩子捆,但永遠(yuǎn)解不開,那就是我們新文學(xué)所說的“心鎖”——感情的鎖。這個鎖能把你捆得牢牢的,永遠(yuǎn)解不開,如果能解就成道了。所以,佛家把妄想、煩惱叫“結(jié)使”。這個“結(jié)”打得沒有結(jié)的形象,也看不出中心在哪,找得出中心就解脫了,但是沒有人找得出來。所以,“善結(jié)”就是沒有繩子捆你,但你永遠(yuǎn)跑不掉。感情的力量多么大??!不管你跑到哪去,跑到國外,也要打越洋電話找你。但是,想要解脫它,我們?nèi)擞趾茈y做到,能夠做到的話,就是圣人的境界了。
這幾句話解釋什么呢?怎么才能做到呢?那就是前面說的,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”。要非常閑靜,超越一切物理世界,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圣人。
“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”,因此,圣人之道,永遠(yuǎn)是救世救人的心愿,真正的大圣人,不拋棄任何一個人,對善人要救要度,對壞人也要救要度,這就是圣人之道。假如說,信我的人得救,不信我的人下地獄,那就是不圣人之道。圣人之道是信我的人得救,不信我的也得救,最可憐的人也得救。
“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”,圣人不但要救人,并且要救物,但是那是個有次序的,要先救了人,再救萬物——“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”,這是中國文化的次序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先幫助自己親近的人,仍有余力再慢慢地擴大范圍,把人都救了,再救萬物,而且要做到?jīng)]有棄物,這是程序問題。換言之,等于佛家的由小乘而后到達(dá)大乘,由個人的自我開始而擴大,而及于“天下為公”。這樣的行為,是謂圣人之道,老子為它取個名“是謂襲明”。“襲”是延伸的意思,在無形、無聲、無色、不著痕跡的情況中,慢慢將光明延伸出來。
天地萬有的本體,永遠(yuǎn)是光明的,人們把自己光明的道遮住了,變成無明就黑暗了。“襲明”引申人類光明的一面,是至真至善之跡,這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