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出彌遠”的“出”字,并不一定講偶爾出遠門,其實是指知識越多,越愚鈍;換言之,知識學(xué)問越好,煩惱越深。因為普通的常識越多,真智慧反而被蒙蔽了。所以“出”字并不是指出外之出,是付出去,我們在精神生命上,在腦力上,付出得太多,真正的智慧當然就越來越低了。因此,圣人之道是做內(nèi)省工夫的,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”。
最后,老子給我們一句結(jié)論,也可以說是學(xué)問修養(yǎng),也可以說是工夫,否則大家聽了前面的話,可能認為人不出門,躺在家中床上,就能知天下事,那多好!最好連黃金美鈔也掉下來更好。人如有這樣的欲望就不行了,什么都會有阻礙了,所以他下面的結(jié)論是,如何做到”不為而成“。并不是說,萬事都不要做就成功,而是要真正做到無欲,沒有任何的欲求。想修道出是有欲的,為什么要修道?因為想求長生不老,或者想求了脫生死,或者想求成佛,要求達到一個更高遠的目標,因此放棄了世間的一切??雌饋磉@個人好像清心寡欲,沒有欲望,其實,他的欲望比平常人還要大,違反了老子所講的無為清凈之道。所以,最后的結(jié)論是,如何能夠修養(yǎng)到“不為而成”的境界,達到真正的清凈無為,接著下面第四十八章,再說明“不為而成”的道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