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我們 |
學校地址: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(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)
乘車路線: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、28、K2、2、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(電子大廈)下車
聯 系 人:徐老師
聯系電話:0371—63218905 13613841515
傳 真:0371—63218832
Q Q: 800060586
電子郵箱:qingxinnet@163.com
|
|
戈不射宿 |
戈不射宿
|
[作者:admin] [日期:10-06-02] [熱度:]
|
“戈不射宿”,打獵的時候,拉弓射箭,不射宿鳥,就是對還巢的鳥,棲息在那里的鳥,他是不射的。這一點也代表中國過去文化的一種精神,是我們民族的傳統(tǒng)道德。
現在說起這些中國文化,從另一方面看,都是落伍的思想了。但以最新的觀念來說,又不落伍?,F代的生物學家,盡量提倡愛動物,全世界都織保護動物會,保護野生動物會,提倡禁獵。
我們過去認為,愛護動物是應有的道德,如相傳的“勸君莫打三春鳥,子在巢中望母歸”。中國人都曉得,過去小孩讀書,老師都教的,成為生活教育。春天,鳥剛孵出小鳥的時期,不要去打,否則母鳥被打死了,小鳥將在巢中餓死,非常悲慘。這種教育,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小事,但是擴而充之,就是仁愛心。所以將孔子的這兩點放在這里,就是說愛心的擴充,是仁。
一個人想做好事,絕對大公,很難很難,是做不到的。所以中國的字,“公”是化“私”,這是儒家思想。由道家演變而來的楊朱思想,“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”,絕對講個人主義,我不拔你的毛,你也不要拔我的毛,一毛都不拔。墨子則講“摩頂放踵以利天下”,盡量地為公。儒家認為都不對。儒家是講保留適度的自私,慢慢擴充到為公。
學問道德也是如此,我要做一個人,不要忘記了他也要估一個人,我想將來通達有前途,不要忘記了他也要有前途。尤其是將來想出去做領導人,要多愛部下,像待自己的子女兄弟一樣替他們著想。我要利益,他們也要利益,我太累了,同樣的他們也累了。從最淺近、最平凡的當中去了解他。
做到了這種地步,就可以說找到了仁的方向,為仁找到一條可走的路了。
|
上一頁:仁者境界之二 下一頁:德必有鄰之一 |
相關文章 |
|
|
|